转自:普瑞眼科
年9月26日,由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兰州地区眼科专家人才工作站发起的“致敬时代楷模——关爱八步沙林场大漠治沙人眼健康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作为执行单位,积极发挥专科优势守护大漠治沙人的清晰视力。
活动开展至今,医院开展义诊专场1次,参与医务人员8人次,眼健康检查及健康宣传覆盖八步沙林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近百人次,定向手术免费救治3例,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得到有效巩固。
近期,八步沙“六老汉”之一的程海老人之子、第二代治沙人程生学因双眼黄斑裂孔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八步沙的故事再一次被讲述。
八步沙,位于甘肃武威古浪县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因为曾经风沙肆虐出门八步就是沙而得名。40多年前,“六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与沙漠寸土必争,誓守家园。他们约定,每家必须有一个“接锹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40多年如一日,他们只干一件事——种树,用种树来丈量大地,用种活的树来计算时间。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程海老人有八个子女,程生学排行老七。年,33岁的程生学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走进八步沙林场,成为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这一干就是23年。
程生学介绍说:“我们姊妹八个,我上面有两个兄长,一个有工作,一个是技工。治沙是一件艰辛又收入甚微的事情,考虑到两位兄长的工资收入,再加上我从小视力不好,父亲就把重任交给了我。打小陪伴父亲在沙漠里长大,我比谁都懂这其中的艰辛,但是父命难违,这是他给八步沙的交代和对自己的唯一期望。”
“六老汉”三代人恪守绿色承诺,接力这场用时间换空间的“竞赛”,把“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的沙漠变成了绿洲。程生学说,如果当年不治,以沙漠推进的速度,现在荒漠化很可能已经越过了祁连山。但长期在光照强、气候复杂多变、四季多风沙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加上当地医疗条件限制等原因,八步沙林场工作人员的眼睛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关爱八步沙林场大漠治沙人眼健康公益行动”活动现场
年9月26日,吴保华院长带领医疗队第一次走进八步沙林场,为坚守治沙梦的造林人和家属进行眼健康检查及眼病治疗。正是在这次体检中,程生学被诊断出超高度近视,且晶状体轻度浑浊,左眼度,右眼度,配戴的眼镜与屈光度数严重不匹配,视觉质量非常差。
吴保华院长根据程生学眼部情况设计手术方案
吴保华院长和程生学术后合影
当年10月底,程生学到院就诊,吴保华院长亲自主刀,通过晶体置换术为其免费矫治高度近视。术后,这位根植荒漠半生的第二代治沙人双眼视力恢复良好,裸眼视力超过了之前戴眼镜的视力,开心地说:“不用戴眼镜了,以后骑着摩托车去压沙种草就方便多了。”
今年2月,春节刚过,程生学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视力下降,并伴有眼前“烟雾”一样的黑影飘动和视物变形,他感觉情况不妙。基于多年的信任,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吴保华院长,趁着送儿子到医院就诊。
吴保华院长为他仔细检查了眼底,发现其双眼黄斑区的视网膜出现裂孔,需要手术治疗,避免发展成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而导致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在程生学住院期间,医院得知陪同他就诊的儿子一年前也被确诊为罕见病症。病魔的侵袭,对这善良的一家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医院领导班子商讨之后,决定为再次为程生学免费实施手术。
吴保华院长和眼底病专家马雪英副院长对程生学联合会诊后,根据其眼部条件、年龄因素、用眼需求,做了全面的术前规划和术后效果预估,并制定了手术方案。
2月28日,马雪英副院长亲自主刀为程生学病变严重的右眼实施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右眼的裂孔已闭合,视网膜完全复位,眼前黑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改善,视力恢复达到预期。
马雪英副院长为程生学做完手术
马雪英副院长为程生学检查术后视力
“他是超高度近视,眼轴较长,黄斑区视网膜变薄,手术难度较高,任何的出血或损伤都会影响他的视力,所以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必须特别谨慎,不可有毫厘的误差。”马雪英院长说,手术恢复不错,预计15天后可以实施左眼的玻切手术。
马雪英副院长介绍,很多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