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方法洋投行缘何念歪沪港通的经?
将因沪港通受益;德意志银行还推荐了银河娱乐集团;而高盛、法巴和瑞信推荐滙丰控股。
他们的分析师认为,腾讯控股、滙丰控股和银河娱乐集团的股票将是内地投资者的目标。然而,在沪港通首日,三家公司股价都下跌。恒生指数17日下跌1.2%,为一个月来最大跌幅的表现,更出乎他们的意料。
当然,作出错判的不只是国际权威投行,中国内地的机构判断也出了不小的问题。中信证券就承认说,沪港通第一日北热南冷,从标的上看最受海外投资者欢迎的是海外稀缺标的,符合预期。但是有两点在市场预料之外:一是沪股通热度低于市场预期,直到收盘前一小时额度才用尽;二是市场风格上创业板表现抢眼,大盘蓝筹反而表现差强人意。
丢面子的事刚开始
而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沪港通首日的表现还只是他们错判的开始。有分析说,17日按照国内外投行预测冲入内地股市的境外投资者当天帐面就会出现5%的损失,而到了18日他们的失算带来的帐面损失会继续扩大。
沪港通正式开通第二日,A股及香港股市继续走低,沪港通净买入额急缩。沪港投资两市中的投资额度相较首日用量均有所放缓,截至15:00,沪股通方面并未出现首日一样被用光,每日130亿元的额度还剩馀62%;港股通中每日105亿元用量还剩馀99.29亿元,馀额占额度百分比约为94.56%。
两市表现更是与舆论预期大相迳庭,昨日上证综指跌了0.71%,而周二港股高开低走,恒指最低至23603点。截至收盘,恒指跌1.13%,报23529点。
市场预期的沪港通受益股大多成了领跌股,AH价差股现恐慌抛售;银行、券商、保险板块集体下挫,作为低估值蓝筹股的代表,沪港通正式开通次日继续出现见光死行情。
错判就要认错
中信证券已经承认沪港通首秀有两点出乎意料,并改变观点,原来预测额度会加码,现在认为年内额度很难用尽。瑞银集团认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不热情的一个原因是腾讯等行业领袖的股票在沪港通开通前已经大幅上涨。各方终于承认内地投资者对港股交易规则及投资风格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洋投行作出错判是不懂内地股市。从首日交易看,海外投资者更为青睐具有良好基本面、充分代表内地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香港市场稀缺的大中型股票。消费、基础设施、制造、非银金融等多个行业的指标股受到海外资金追捧。内地投资者则对近两三个月内累积涨幅偏大的港股普遍采取观望态度,相反一些始终保持低位运行的中小型股票受到部分资金尝试性买入。而不少香港股民出于对内地经济大趋势的看好,渴望能够通过购买A股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过,由于两地炒股习惯上的区别,以及港币、人民币汇率造成的收益变化,成为不少香港老股民购买A股的拦路虎。